eonsphoenix

反性别歧视辞典

辞典记录人:鹅

目录
抛弃性解放,拥抱性自主
伎人
初鸣作

1.抛弃性解放,拥抱性自主

性之变:改革开放40年的梳理与思考(2022年,黄盈盈,中国社会科学网)中提到,“一方面,作为体现西方“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的性解放甚至性泛滥,其冷战话语下的政治构建已经深深影响到老百姓对于“西方”的想象;另一方面,东方性文化也是西方学者用来想象异邦或是补充性地对话西方学术体系的重要来源(黄盈盈,2008)“。

早在2013年,潘绥铭、黄盈就在《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2013年出版书籍,微信读书有) 中,使用”女性的性自主正在增强“一语,来描述女性的性观念的变化。

而在今天,poor things这部电影,无疑是男人将“性解放”扯做自己的遮羞布的最好证明。既要又要的女权男嘴脸真的看够了。

故而,相比于继续使用被男权社会污染的性解放,普及性自主,更加能够强调女性的自主性,,引导女性中文使用者,在抛弃过往的性的枷锁之余,对男权的腐蚀更加警惕。

而当每个人类都能过“性自主”的时候,自然就“性解放”了。 感谢无数“性解放”的女权主义者的付出,有你们,才会让我们避开许多的错误,找到新的道路。
西方性解放运动简洁科普:浅谈性解放运动 zhihu

2.伎人

使用“伎人”来指代“性工作者”,主要目的在于,取消一看到“性工作者”就会联想到“女性”的“传统”印象。 因从古至今,男性参与、消费性活动,从来不在少数。但只有“妓女”这一词,刻意使用了女字旁,并加重工作者的性别倾向,突出了中国汉语的厌女情节。 让我们抛弃旧的词,使用新的词!慢慢改变这个厌女的语言!

3.初鸣作

小红书用户她在看herstory10bt提出处女作可以使用首作、出道作、初作,进行替代。 评论区用户 我发誓不再给女人做狗4940774041 提出,使用【初鸣作】,听起来有一鸣惊人的感觉。(鹅发现于2024年3月27日)

2021年,quora上,有日本用户对処女作的由来进行推测。其以为:

  • 使用処女航海一词来形容新造船的首次出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船舶都是“少女”的象征, 且过去船头有女神像,因此这么叫。
  • 踏上未知世界的旅程让人的内心充满焦虑和期待,但是写作一词却不能产生类似的心情,因此処女作一词,是不合理且让人不适的。
    书籍无法被第一次写作,但是可以被第一次出版。(“作品”是阴性名词。顺便说一句,“书”是阳性名词)
  • 15世纪,“出版publish”一词的历史始于古腾堡的凸版印刷,大航海时代同样始于同一时期。
  • 题主认为出版业使用処女作一词,与当时时代不无关系。

鹅发现,于3月27日当天,在小红书、微博上仍有接近40余条贴文使用”处女作“一词。鹅也发现,大多数素人会使用第一次成品、第一件作品等词组指称自己的摄影、绘画、烹饪等等成果,从而避免使用处女作一词。

而反观中文书籍、电影出版行业,仍无一例外,坚持使用”处女作“一词。这一用语难道不需要改革吗?

早在在2023年2月,微博上就已经有用户使用初鸣作一词,这个词汇应当已经发明很久了,但一直并未得到宣传。也因为国内平台机制,难以考究其最先发明者。

记录人在3月19日公开表达希望有能够替换“处女作”一词的想法,仅在微信、fedi两处传播一次。却在8日内就在国内平台收到此则信息推送,进而发现,小红书、微博上,就在我感到困惑的几日之前,不断有人发出停止使用“处女作”声音。使用着中文的女性,从未停止对抗自身语言中的性别压迫!

4.恆

1.“恆”是本字,区别是二字中间是“月”非“日”。
2. 恆,常也。记载于东汉许慎所撰《说文·二部》
3. 恒,俗‘恆’字。记载于明末张自烈《正字通·心部》
4.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恆娥窃以奔月。将恒我从毋处窃药,改为从羿5.处窃药。始于东汉《淮南子》。
6.恆娥,羿妻。…,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始于东汉高诱《淮南子注》,并长久的影响了我们。
7.宋代,避宋真宗赵恒讳,将“恆娥”改为“常娥”,然后为强调恆我的性别,才变为“嫦娥”,并沿用至今。
8.在现代,通用汉字使用恒,而非“恆”。而“恆”之一字,实则来源于月亮、女性成就。

如今使用恒而非的,实则掩盖了应当属于全体女性的荣耀的远古历史 更多关于这个文字,与女性、月亮、历法、权力的有关,请查阅奔月—探究恆我、嫦娥与常羲之流变一文。

如果你有更多认为亟待更替的词汇,欢迎你在此条下,发布评论。 如果您对我的所作的事情感到有兴趣,想要共同参与,请留下您的正确邮箱,我会走邮箱去联系您!